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大衛皇朝(一)耶和華記念(一)

耶和華記念():一切都可能

文:黃厚基

商朝滅亡以後,周武王建立西周,時為公元前約一千一百多年前。約在同樣年代,在以色列史中也潛伏著一個大時代的大轉變──這便是舊約撒母耳記作者所欲揭示的。且看他把上帝的心意如何顯在大衛皇朝的主題帶出。

 

哈拿的等候:撒母耳

撒母耳記一開頭,說的是一個小故事。故事裡頭交織著幾個人物,一是暮年的以利,二是哈拿;在以利之下有他兩個兒子,在哈拿的背後則要引出整個皇朝的關鍵人物──撒母耳。赫赫大衛皇朝的開始,但卻以小故事開始。故事裡說到哈拿因為自己無子而心裡愁苦,在殿裡敬拜上帝,默默禱告,向上帝傾心吐意。

 

撒母耳記寫的是皇朝的歷史,但卻不是以描寫顯赫的家世開始,而是把焦點放在一個無子的婦人身上。在舊約,婦女不能生育是差恥的事。哈拿正是因為如此而覺得不能抬頭。按人看來,哈拿是不可能生孩子的了,是沒有出路的了,似乎耶和華的祝福也不在她身上。

 

以色列的等候:新秩序的來臨

其實,那時候的以色列也是一樣的沒有盼望,對內而言,代表耶和華同在的聖殿裡,老祭司以利年老昏沉,他的兩個兒子又輕忽祭司的職份,以至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撒下三1);對外則有非利士人的侵掠,甚至代表耶和華同在的約櫃也被擄了(撒下四)

 

整個以色列都在等候耶和華神再來拯救他們,就像古時耶和華聽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呼求而差遣摩西,像祂在以色列被欺凌的時候興起士師一樣,並沒有改變。然而,我們知道撒母耳記要交待的不止像耶和華以往拯救以色列民再一次拯救他們,而是一個新秩序的建立。這新秩序將取代舊的。

 

哈拿─以色列的縮影

以色列的等候都縮影在哈拿的等候上了。哈拿的故事,是等候的故事──象徵著以色列人的等候,等候大衛王的出現。如果上帝能叫哈拿的子宮展開,以色列的生命和前程也必然可以展開,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整個小人物和大時代的的未來都在這等候中聚焦了。在等候中,哈拿在神面前禱告,敬拜上帝,求告上帝,並且「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撒上一11)這一許願沒想到便和整個以色列國的命運結合了。我們能不能說上帝一早設計了哈拿不懷孕的局以至她必有如此禱告,以至後來有撒母耳的出現,進而產生了大衛的膏立呢?(舊約律法規定猶太人,若向耶和華許願便必須還願;參:民三十2;申二十三21-22

大衛皇朝(一)耶和華記念(二)

大時代中的小人物──盡性立命

            面對大時代,我們大部份人都只是小人物一個。是否我們人人都像哈拿禱告、懷孕生撒母耳一樣扭轉乾坤。撒母耳記作者以史家的眼光,給整件事賦予意義,把哈拿的禱告鑲進以色列史,鑲進上帝的作為裡,使我們看見上帝的主權,上帝如何掌管理歷史。但我們不該忘記,上帝本意並不要以色列立王(見撒母耳記下文),這中間似乎給我們看見上帝心意的扭轉。怎麼扭轉的呢?當然,以色列人的心意是其一,撒母耳本人也是個轉介點,再往前推就是哈拿的禱告。我們或許會問,若沒有哈拿的禱告,就沒有撒母耳的出現,更沒有後來膏抹掃羅,立大衛的事。上帝早知道以色列人會求祂立王嗎?祂早知道哈拿會禱告嗎?早預備賜一子予她嗎?早知道撒母耳將於以色列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嗎?早知道事情必如此發展嗎?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這是上帝之主權和全能之一面。但上帝的主權就必廢掉人的自主性嗎?

 

有一位神學家特別說到人神之間一種「我─你」(不是「我─祂」)的關係。這中間揭露一種人與神之間的往來關係。說往來,必須兩者都是主體,都有知情意(當然上帝在人的知情意和人間的時空中與人往來,但祂是否受知情意所限則另當別論)。這樣說來,上帝預不預知並不預先決定人能按自己的需要和情意來回應上帝,來向祂禱告,像哈拿一樣。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說,因為哈拿的禱告,上帝決定(定意)了祂原先未必會決定的事。這即是說哈拿的心意進到上帝裡頭。上帝本可以這樣決定,或那樣決定;但因著哈拿的禱告,事就照著她的祈求成了。哈拿因此就有份於塑造歷史,塑造上帝未來的工作。但哈拿之子未來如何尚未有定著,上帝未來的工作如亦未有定著。當然後來歷史的處境中,以色列人要求上帝給他們像外邦人一樣立王,哈拿之子撒母耳走進了這個歷史的舞台。(按撒母耳記作者的意思,他早在母親哈拿把他獻給上帝的時候已經走進了上帝工作的中心。)從小時候的經歷,到後來之舉足輕重,我們看見撒母耳的盡性立命;這是後話。

 

            話說回頭,哈拿的禱告只是哈拿的禱告,一個盡性傾心的禱告,是上帝回應的禱告。她不知道以色列史的走向,不知道將來撒母耳的一生。她只是禱告把他奉獻給上帝;是我們人人都可以作的禱告,盡心盡性,而上帝就來回應。我們的回應或許與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亦未可知;同時,即或沒有明顯和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有關,其中呈現的上帝與我們之間的往來情意就是其意義了;況且上帝即與歷史(時間)中的我們來往交遇,其作為自然就是在歷史中的了,分別只在於關係上的意義,或歷史歷程上的意義。

大衛皇朝(一)耶和華記念(三)

沒有忘記向上帝所許的願

哈拿向上帝禱告,而且沒有忘記她向上帝許的願,故於一章二十六至二十八節說:

 

婦人說:「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從前在你這裡站著祈求耶和華的那婦人,就是我。

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

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

 

撒母耳的命在未出生時似乎已因著母親的敬虔,因他母親記念她在上帝面對所許的願,因她對上帝使無變有的全能,對上帝回應她的苦情心存感激所作的生命回應,他的一生便歸耶和華為聖。哈拿的回應,聖經說那是她的敬拜(28)。上帝今天依然這樣回應祂的兒女。我認識一位敬虔的老婆婆,她兒女中有個自小多病,五歲那年又患了小兒麻痺症,老婆婆當時以為這孩子怎麼也醫不好了,便禱告說若上帝把孩子醫好,便把孩子奉獻給上帝,一生作主工。結果孩子真的好起來,上帝聽了禱告。

 

老人家的心意乃出自愛自己的骨肉,在沒有出路的時候向上帝呼求,嚴格而言不是純粹出於愛上帝把愛子獻上。她的心境裡頭有沒有像亞伯拉罕被上帝試煉的心路歷程不得而知,若有,她便是經過了這試煉,那禱告應該是說:「上帝啊,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這像亞伯拉罕的信心必蒙主悅納。既或不然,她若只是出於愛子心切而求上帝醫治,把孩子獻給上帝只是一種對上帝恩情的報答和回應,上帝也一樣悅納,上帝也聽在耳裡,也算數。

 

老人家一生都記念自己對上帝所許的願,這樣的信實上帝能不理會嗎?她臨終前一些日子,曾告訴身邊的孩子,這失而復得的孩子一日不走在全時間事奉上帝的路,一日就在其他的事上一點成就都沒有。幾十年過去了,這話似乎真的應驗在這孩子身上。最近,他再一次衝破內心的障礙,把自己重新奉獻給上帝。老人家的心意是「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上帝也悅納了,並且記念,不過,在我們既將看見的撒母耳身上,的確看見一個全然歸上帝的先知,而在老人家那失而復得的兒子身上,同樣是歸耶和華,卻出現另一種版本。

 

老人家許願,關係和約定建立在上帝和她之間,就像哈拿和上帝之間一樣,但卻影響了孩子的路。這裡頭作孩子的命似乎一早已被決定了,和我們向來所說的上帝造人賜給人自由意志的說法有相當的出入。其實,在過去不論是神學上或在教會裡頭說神給人自由意志,其中相當大的成份只是把人看作一個獨立個體,並不放在一個關係網裡來看。一個人的生命意志無法和其家庭分開,或出生於張家,或出生於李家,便自然塑造了他最基本的關係網,這網係網要影響他如何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具備或缺乏那些素質,會面對那些需要自我突破之處。而除了家庭關係網,還有社會關係網,包括親族、朋友等,是生長於城市和鄉村等,都影響一個人的生命發展。在這些關係網,或中國說的命裡頭,再看個人的自由意志,更符合生命真相。

大衛皇朝(一)耶和華記念(四)

上帝在人的「命」裡頭工作

人不能脫離這樣的「命」,但上帝也是在這些命裡頭工作的,而且上帝記念這裡頭人的心意,而若人的心意與上帝的心意有所結合,上帝便能參與其中把這心意完成。人並沒有完全的自由,而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心意塑造而成的。

 

而上面我們說到上帝顧念那老婆婆的心意,因此也影響了她兒子的生命。老婆婆的心意強而持久,幾十年來不斷在上帝面禱告求祂記念這事,上帝的回應也強。這不是說她那兒子便因此沒有個人的自由了,只是在看他的生命時,上帝也時顧念他母親的心意。我們可以說他母親的心意覆蓋他一生。這心意是好的,是上帝記念的,以至在她兒子身上不斷有上帝的約束和保守。我們身上若常具有上帝因記念其他人的心願而施於我們身上的保守和恩典,那是何等的福氣。

 

我們再從另一方面來看,那位作兒子的真的沒有自由嗎?按照以上所言似乎是的,但事實上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的回應上帝,上文說老婆婆的心意是出於愛心和信心的,上帝不會隨便徹消。在此情況下,人可以在這心意上更上一層樓,便這心意更圓融,更踏實,以至能具體化成為人生的作為,與神同工同行。以我叔叔為例,這心意背後當然包括他對母親的心意的體認,也看見上帝的回應和心意,然後自己願意與上帝也建立這種約的關係,還這個願。不還願可以嗎?也可以,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思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卻要上帝肯放下和不忘記念祂之前與祖母所立的約。這不像上帝!聖經說,上帝是守約施慈愛的主。

 

耶和華記念─一切都可能

我們再說,身上有別人好的心意當然是有福的,但若一出生就帶著咒詛呢?就像上一代的罪在家庭裡所帶來的咒詛又如何呢?如前所說,人的命便困在這些帶著罪的苦毒的關係網裡。人能有自由意志突破這樣的命嗎?當然可以,身上若不預先帶有長輩留下的恩福,自己向上帝呼求、和祂立約,上帝一樣記念。哈拿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一個「耶和華記念」的故事──耶和華若記念,一切的更新都有可能。

 

問題思考:

一、你生命是否有所等候呢?

二、你的「命」是甚麼?你讓上帝在其中工作而帶出改變嗎?

三、怎樣才是一個盡性立命的生命呢?

三、你的禱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因信稱義的Apocalyptic 啟示:淵源與文化

(加拉太書系列四)

 

            聖誕節即將來臨,就是記念彌賽亞來臨的日子。弟兄姊妹!我希望你用心的聽,可能今天的信息會比較深,也比較長。但我希望真能對你的信仰產生一點的impact

 

            馬太說:「我報給你們一個大好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加拉太書三章八節說:「聖經既然預先看見上帝要使外族人因信稱義,就預先把好信息傳給亞伯拉罕:『萬國都必因你得福。』」要記得在新約的年代,萬民這觀念還很新。不是說舊約裡沒有,而是說今天我們所以為平常的福音是要傳給萬民的概念,在當時還很新(雖然在舊約如以賽亞書很明顯有萬國要來敬拜耶和華,萬民要奔向錫安的概念)。

 

所以,才會有保羅和當時一些主張外邦人信主也要守割禮歸化猶太教的觀念相衝的事了,才會肇使保羅思想「因信稱義」

 

保羅在羅馬書一章十六至十八節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所有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上帝的義就是藉著這福音顯明出來,本於信而歸於信,正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對保羅而言,這是個啟示。是他思考上帝的揀選、立約、掌管歷史以至末世意義所得的啟示。這完全是根基於他對舊約的認識而來。

 啟示

保羅在一章十二節「藉啟示、十六節「把啟示給」、二章二節「順從啟示去」、三章廿三節之「顯明」be revealed,原本的字根都一樣。

保羅在其他書信用到這個字的時候,有一半在意思上是一致的,就是指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的奧秘,在末世已經揭曉了。在這些經文裡,啟示的意思都是揭開的意思,就是把原本隱藏的意思揭曉。

    以弗所書一章三至十二節說:「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是應當稱頌的。他在基督裡,曾經把天上各種屬靈的福分賜給我們,使我們因著愛,在他面前成為聖潔,沒有瑕疵。他又按著自己旨意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名分,好使他恩典的榮耀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賜給我們的。我們在他愛子裡,藉著他的血蒙了救贖,過犯得至赦免,都是按著他豐盛的恩典。這恩典是他用各樣的智慧和聰明,充充足足的賜給我們的;他照著自己在基督裡預先安排的美意,使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到了所計劃的時機成熟,就使天上地上的萬有,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那憑著自己旨意所計劃而行萬事的,按著他預先所安排的預定我們在基督裡得著基業,藉著我們這在基督裡首先有盼望的人,使他的榮耀得著頌讚。」

我要大家留意幾個字眼: 他在基督裡、按著自己旨意所喜悅、得兒子名分、旨意的奧秘、時機成熟、在基督裡同歸於一、預先所安排的、 預定我們在基督裡得著基業。

當然,保羅這一段話已經很濃縮了,我不應該再刪減,但v特別標示一些詞句,使我們印象鮮明一些。

  以弗所書三章三至六節說:「藉著啟示使我可以知道這奧秘,就像我以前在信中略略提過的。你們讀了,就可以知道我深深的明白基督的奧秘。這奧秘在以前的世代並沒有讓世人 知道,不像現在藉著聖靈啟示了聖徒和先知那樣。這奧秘就是外族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可以同作後嗣。」(後嗣的意思就是「二章十九節『與聖徒一同作國民,是上帝家裡的人了』」。

 

保羅的思考

            保羅是猶太人,當他明白到上帝呼召他作外邦人使徒之後,有一樣道理他必須想清楚,也要向自己交待清楚,更進一步為他明白的和所作的辯解。保羅寫加拉太書的時候,已經作使徒至少有十幾年了。在這十幾年裡,肯定他越來越明白上帝藉耶穌基督所成就的奧秘和舊約上帝的揀選和立約有何關係。

             他找到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在創世紀十五章六節和哈巴谷書二章四節下。

·      加拉太書三章十一節說:「義人必因信得生。」(原取自哈巴谷書二4b

       ·      創世記十五章六節說:「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了。」

  他的總結是,不論是猶太人或是非猶太人,關鍵第一在於:律法。因為不論是猶太人或非猶太人,都有律法。按他的理解,猶太人有摩西的律法;但非猶太人:萬族萬國萬民如何呢?不能因為他們沒有摩西的律法就永遠在上帝的約之外。他的解法方法就是:外邦人自由上帝用以作準繩的方法,就是良心和自己。看他怎麼說:

羅馬書二章十三至十六節說:「因為在上帝面前,不是聽律法的為義,而是行律法的得稱為義。沒有律法的外族人,如果按本性行律法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這就表明律法的作用是刻在他們的心裡,有他們良心一同作證,他們的思想互相較量、或作控告、或作辯護。這也要照著我所傳的福音,在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審判各人隱情的那一天,彰顯出來。」

  加拉太書三章十一節說:「很明顯,在上帝面前,沒有一個人可以靠著律法(我們或可以理解為良心或『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稱義」

 第二個關鍵在於。保羅從律法推論,由於律法或良心的緣故,沒有人是可以達到其要求的,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而且是在罪的權勢之下。這對猶太人和非猶大人而言是平等的了。

 第三個關鍵,如果都有罪,那怎麼辦呢?耶穌基督!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辦法。這就是福音,這就是那奧秘。原來上帝的揀選在律法來到之前,便已經定了,是不會落空的。因為這福音的奧秘本來就是把非猶太人算在裡面的。

  原來在有律法之前,上帝已經揀選了亞伯拉罕,而且和他立約。既在律法以前,就包含在(以色列人)律法以外的萬族萬民。所以才會有萬族必因亞伯拉罕而得福。

  因亞伯罕拉而來的是甚麼律呢?就是信心的律,就是因信而稱義的律。

  信雖然是很關鍵了,但只有信可以嗎?亞伯拉罕也是只有信,聖經說「亞伯拉罕信耶和華, 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了。」這樣為何需要耶穌基督呢?為的是把上帝這旨意的奧秘顯明出來,使人可以因耶穌基督得福,使「天上地上的萬有,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

既然是萬有,就包括萬族萬民。

 與中國人立約

我還要進一步和大家談這一切和中國人有甚麼關係呢?我沒有辦法很詳細的談,但容許我帶出一些看法。

上面既說萬國萬民,既然包括我們中國人。保羅既說「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希臘)人」,我們也理解為外族人外邦人,包括中國人。

但問題向來只有中國人把別人當外族人、當蠻族、當鬼的。豈有現在要這麼自甘墮落,自願當起別人的「外族人」來了。從來就只有中國人漢化其他民族,而沒有歸化歸化外族的。所以有人提到信耶穌就等於信了外國人的,這是原因之一。

方才我們談到保羅從他(身為猶太人)的角度理解「約、揀選、掌管歷史的上帝 (providence of God)、末世彌賽亞應許的實理」來談外邦人也可以算進上帝給(猶太人)他子民的應許裡頭。

但我們現在要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

你要問:我們中國人等候甚麼?我們曾和那個上帝立了約嗎?你看我們中國人的信仰體系,我們的文化特色。

我們今天不會詳細的談,只談一兩點:一、我們傳統上注重子女,即後代。俗語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在某個程度上,我們和亞伯拉罕很像,關心「有沒有後裔」。但我們在這一點上沒有一個故事或民族歷史談到我們因此和一位至高上帝立約的。我們有的只是一些送子觀音的民間傳說。

我們的歷史所展開的是,我們到底歸屬那個皇帝。我們甚至到最後非常現實的活著表明:不管是誰當皇帝,只要我老百姓有飯吃就好了。所謂民以食為天呀!有人認為中國人是早熟的文化,並不信任任何的朝庭。

我們中國人其實是信仰國度中的漂泊的浪子,不太清楚自己的歸屬。從中國歷史來看,至少從宋元以來,至明清,再到近代,我們也漂泊於民族主義的情意結裡頭。我們的歸屬是甚麼?我們的民族主義裡沒有上帝。我們沒有神學反省,不曾像以色列人一樣想到上帝把他們交在「巴比倫」手中。蒙古人(元朝)是否上帝使用的「亞述」(metaphorically speaking)?清兵入關是否可以理解為巴比倫攻佔耶路撒冷?

有一位同工曾以龍是撒旦,來詮釋中國人的歷史,認為這「龍」在中國帶來了許多的問題。這是一個好的嘗試,但按中國人的詞語而言,必須考慮其前置形容詞如「戾龍」之「戾」、「吉龍」之「吉」,一般而言,龍是「祥獸」、「瑞獸」,但有人很快的又說,你看,這「獸」就是啟示錄裡談到的獸。整體而言,我們沒有一個上帝歷史觀。

我們有沒有一個與我們中國人立約的上帝,有沒有一位揀選中國人的上帝,上帝有沒有掌管我們的歷史,上帝有沒有為我們預備彌賽亞?

你或許問:我們中國人沒有彌賽亞的觀念。但今天有些中國相信彌勒佛,就是未來佛。有人相信道教的劫難思想。一貫道也大談青陽期、紅陽期和白陽期,我們就是活在白陽期這三劫末期裡。而彌勒佛觀念就是彌賽亞救世主的觀念。有人說彌勒佛觀念受彌賽亞的觀念影響而產生,這宗教發展史有興趣的可以再去深入研究,無法在此詳談。

我要再問: 我們有沒有一個與我們中國人立約的上帝,有沒有一位揀選中國人的上帝,上帝有沒有掌管我們的歷史,上帝有沒有為我們預備彌賽亞?

其實,從聖經的啟示來看,至少我們今天從保羅的反省來看,上帝既在沒有律法之前已經與亞伯拉罕立了約,要賜福萬族萬民,既是在猶太人出現之前,就已經立了約。這約也是和中國人立的,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揀選,也是對中國人的揀選;祂也掌管我們的歷史。

但在末世,祂要透過耶穌基督把祂原本的揀選表明出來。祂要藉著耶穌再與我們立新約,更新這約。這約是藉著信耶穌基督而立的,就像當初亞伯拉罕信一樣。

加拉太書三章廿六節說:「你們因著信,在基督耶穌裡都作了上帝的兒子。」是的,我們就是他們的子民,在基督裡早已蒙上帝揀選的。

保羅蒙召向外邦人報告這好消息,你呢?你是否準備好把上帝揀選中國人,和中國人立約的好消息告訴你的同胞呢?保羅說:「因為運行在彼得裡面,使他作受割禮者的使徒的那一位,也運行在我裡面,使我作外族人的使徒。」你能否說:「因為運行在保羅裡面,使他作外族人的使徒的那一位,也運行在我裡面,使我作同族人(同胞)的使徒。」

以弗所書三章六節說:「這奧秘就是外族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可以同作後嗣。」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經內、經後、經前(六)

多種閱讀與詮釋的界限

有了這些相對的因素存在,我們如何決定我們所讀出的意思是真有意義的,也即是說每一個人的閱讀都是相對的。其實所謂的意義在不同人身上及在不同時代都不同,而且意義意涵有沒有用。一個覺得某段經文有意義的時候,意思是說有用,不論是直接的應用於客觀環境上,還是在改變個人心境上。這樣說來,甲君覺得有用的經文,乙君未必覺得有用。對甲君有意義的,經乙君則未必,將一段對乙君而言還沒有意義,意節尚不覺得有用的經文解釋得多詳細多正確都好,一樣是沒有用。這現象是個事實,而且在教會裡更是明顯。我們即或要否定它而提出一個「正統的」的解釋,事實上在實踐上卻出現許多暖昧之處。

基於這許多的暖昧性,又站在一個立場,相信聖靈是住在每個信徒心靈親自教導人明白神的話。

我們必須確立幾個原則:
一、人的主觀性是必然有的:在閱讀聖經的過程中,不論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聖經學者,或是沒有受過訓練的初信者,都會誤讀的可能。受過訓練者本意是要有合乎中道「按著正意」的來理解真道,但有時候其訓練出的理論之前設已有其主觀性在當中,如歷史批判釋經法(historical-critical criticism)本身過於強調歷史背景的釋經法使到它忽略了文本超越歷史的自主性。

二、人人有權認識和解釋聖經:基於信徒皆祭司的信念,我們必須相信神已賦給每一個信徒有認識聖經的能力,有從神的話語獲得他在神面所渴慕得到的。不論他受過訓練也好,沒有也好,這是身為基督徒的權力和本能。

三、神的靈親自教導:信徒認識聖經之本能,關鍵的是神的靈居住於信徒心裡成為真理的教師,教導信徒明白一切關於神的事;這樣我們有理由相信,聖經既是上帝賜給他們作為指引和生命糧食,信徒當能明白。這樣的信念,基礎在於讀經者不是把聖經和上帝當作一個對象來研讀,而是將自己的生命投注於這個更大更瞭解他的上帝及祂的話語裡面,他所作只是承襲上帝透過自己的話所有賜給他的恩典。

四、嚴謹的訓練是有必要的:雖說第二和第三點是可以確立的,卻不排除了其有限性和主觀性在閱讀過程帶來的負面影響,即大大偏差經文的原意,故按第一個原則,雖有第二和三個原則為前題,盡可能有嚴謹的釋經訓練是需要的,其目的不是使釋經專業化、學術化,而是明白到人自我的限制和軟弱,故而自我要求有自我指判的態度,也容許他人來對照和指正。

五、讀經的目的在於有「用」:有好的訓練不一定有正確的閱讀,有正確的閱讀不一定有「有用」的閱讀,所謂有用的閱讀是指結合並落實於生命的閱讀。這又回到第一點,我們或許有主觀的閱讀,或許有可能誤讀,但神的的主動和啟示性是不可抹殺的。一般在學術討論中,這種考慮神的靈跨越一切嚴謹合法的釋經原則而使一個不一定懂得何為釋經的人聆聽到神的心意,這是在人的有限中顯出神的無限。

六、只為有「用」可能陷入私意讀經:有第五點的可能性,卻不代表合理化其作法,因為所謂神的靈的感動,依然可能陷入主觀的誤解和私意,根本就不是神的意思,故此又必須回到第四個原則。

以上六個原則彼此之間不是互相排斥的關係,而是並存互動的,像陰陽之互動一樣。

簡介歸納式查經法OIA
Observation: Where, Why, Who, What, When, How
Implication: Meaning: So?
Application: So what?

經內、經後、經前(五)

5. 「經前」世界
所謂「經前」,指的是讀者的世界。
a. 讀者的內心世界

b. 他的性格
i. 情感導向
ii. 思想導向
iii. 作為導向
iv. 理想導向
v. 道德導向
vi. MBTI十六種性格分析

c. 背景
i. 教育背景
ii. 專業背景

d. 年紀
i. 年紀基本的層次和限制
ii. 年紀基本的焦點

e. 影響他的外在世界,包括社會環境──是都市還是鄉村、教會內還是教會外、是保守的教會還是激進的教會、是福音派還是禮儀宗、學校或工作地方

f. 他所處的時代,不同時代會不同的意識型,比如說今天是「後現代」,之前叫「現代」,「後現代者」對理性的看法普遍上和「現代者」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