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馬可福音第一章14-20節

中式心境查經法
馬可福音一章十四至廾節
文:黃厚基

時機與天機
約翰下監以後,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這些描述的都是時間。約翰下監以後,耶穌才開始傳道的工作(十四節),這是馬可所暗示的時機。但這怎麼是時機呢?按人而言,約翰下監,耶穌該把此看作一個警號:風聲太緊,時機不對,該等危機過了才出道。或至少耶穌該出來到傳另一番道,而不要再「危言聳聽」了,免得引來殺身之禍。

這時機和甚麼日期相遇了,是和耶穌心中的時機或時間,就是—日期滿了。甚麼日期呢?是罪惡和悲傷的日期嗎?是耐心和以懺悔的心預備的日期嗎?是作關鍵性抉擇和危險的日期嗎?是上帝所決定及應許的日期?是祂要給全世界帶來最後審判和憐憫的時候嗎?約翰傳講福音及他的被捉拿都只是這個日期已滿的徵兆。

這時候就是上帝的國來臨的時候,因為上帝的國近了。舊約裡,上帝的國也代表著審判。「那日子、那時候」是舊約常有的表達,在那日子、那時候,上帝的審判臨到,對惡人而且那是個惡訊,但對義人而言,對受苦受壓迫的人而言,那是個喜訊,是公義和平彰顯的日子。

中國古代也有一個傳統,按象數來觀察和占算一個王和朝代的興衰。俗語說「氣數已盡」就是這個意思,意思就是那日子和那時辰。但中國人的象數不說一個情意位格的天,是一個默運不言的天,但天可以透過觀察來知道一點天意和天機。但聖經不是如此啟示我們。

耶穌福音所啟示直接的,就是時候到了,要悔改,要向上帝悔改。但為些甚麼悔改呢?就是因為審判之嚴,所以要悔改。免得在神的國裡站立不住。人若知道悔改,就像以賽亞書五十五章所記載,當乘祂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我們若真心悔改,就必尋到祂,就比認識上帝的福音—耶穌基督。這上帝的國的關鍵就在這人身上。

上帝的國降臨,其時機不是人的時機,是天機。中國人說天機不可洩露,但耶穌的福音是:天(上帝)的時機到了,要快快悔改。人不用去揣測天何時言語,因天(道)已經成了肉身,如約翰福音的作者所言,住在人中間。中國人感覺天不可捉摸,天命難測,不知天意如何。

呼召的背後
從十六節開始到二十節,馬可記載了耶穌如何呼召西門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祂呼召,他們隨即跟隨。但這裡卻留下許多空白(blank),許多背景沒有交待。但或許指出兩種類型。

耶穌召西門和其兄弟安得烈的時候,他們正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的呼召裡帶著應許「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他們的反應是「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他們是打魚的人,在海裡撒網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當耶穌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的時侯,為甚麼會吸引到彼得他們呢?他們真明白耶穌的呼召嗎?他們為甚麼想得人?一定是比他們在海裡撒網更吸引。是甚麼叫門徒立刻捨了網呢?他們的心眼在哪裡呢?是希望出人頭地嗎?他們的心札根於何處呢?是彌賽亞的國度嗎?是希望耶穌推翻當時的政權建立新的國度嗎?還是明白耶穌天國的真理?耶穌要來受苦以至於死?這苦杯他們真想喝嗎?還是他們希望有人跟隨。他們跟隨主是因為想有人跟隨。這一切在此處都留下空白。

我們可以說彼得和安得烈是第一個類型,第二個類型是雅各和約翰。當他們聽到耶穌的呼召時,正在整理漁網,但聖經說他們是撇下父親和雇工。真實人生裡,這樣作是常態嗎?在猶太文化的背景裡或在耶穌的時代,那是合情合理的嗎?那個時代有甚麼處境是使到門徒的行動合情理的?譬如說,中國文化強調盡忠和盡孝,但在國家有難時,召兵令來到,一定是忠先於孝。這樣的背景之下,在忠孝兩難全的時候,捨孝取忠是合理的,是民族群體所認同甚至讚賞的。這樣的情形下,捨下父母親,為國捐驅抗戰,是受鼓勵的選擇。但是,戰時不如平時,若沒有戰事,若不是非常時期,則不能這種特殊的情境倫理來取代日常的倫理。

我們不知道門徒回應耶穌的呼召,起而跟隨他的時候,是否也處於這種「戰時」的心境,而整個社會和家庭都普遍上認可這樣的舉止。從馬可福音的記載,我們沒有看見他們與父親如何交待或他們的父親是否同意讓他們走。我們可以歸納出三方面的學習。

首先,上文所推論若能成立,則門徒的行動不是一般的反應。我們不能以他們為例來處理人生。一,我們不能說「捨網」就捨網,也不能說「撇下」父親就撇下父親。在情境上,我們或許面對一種矛盾:家人沒有那種「戰時」的迫切感,你卻因感覺到上帝的時候到,天國近了而因此心中焦急。要看出這兩種心境的距離,體諒家人,忠於呼召。

第二個方面的學習是:從馬可的記載,我們無法完全知道為甚麼馬可沒有提到我們所關心的細節,如父親的反應等等。我們可以猜測可能是馬可的重點不在於這裡,他的重點是門徒對主的「即時」反應。或許馬可看他們跟從主比向他們父親交待為重。或許這才是馬可寫福音書要突顯之處。他不講之處不代表完全沒有發生,不代表雅各和約翰沒有向父親交待,也不表示西庇太他們的父親不明白他們的舉動,或許他比他們還更贊成他們跟隨耶穌。我們也見過不少父親催促孩子快快到外地去,不要像他一樣從事補魚等「粗工」,希望孩子出人頭地。

第三,既然看出聖經留下的空白處,在真實人生中,讀經者在作類似的抉擇時,就要自己把空處補上,從多方面來留細心處理,細下處理與心中「隨即」跟隨主的志向相衝突。

沒有留言: